史怀璋:Tubridge®临床应用体会

编者按:

颅内大/巨大型动脉瘤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病变,易导致破裂出血、血栓栓塞和产生占位效应,致死致残率高,开颅手术难度高,因此介入治疗正逐渐成为此类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解决了弹簧圈辅助支架治疗大/巨大型动脉瘤高复发、高占位效应、高医疗费用的难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作为国内率先开展Tubridge®治疗大/巨大型动脉瘤的团队之一,在10月25日由微创神通公司举办的“刚柔并济 所向披靡——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臻选发布会”上分享了Tubridge®的临床应用体会。(文末附精彩授课视频)

1.jpg

史怀璋教授精彩授课


应用简单,释放容易

对于颅内大/巨大型动脉瘤而言,弹簧圈栓塞操作较复杂。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通过在比较直的血管处打开支架头端,随后将支架逐步牵拉回撤,在合适的位置释放,使得手术操作更为简单和稳定。

CASE 1: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

2.jpg

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2个。

3.jpg

采用Tubridge®支架治疗,头端打开支架后,逐步牵拉释放,整个释放过程简单容易。

4.jpg

术中vaso CT证实支架贴壁良好。

5.jpg

术后即刻效果示动脉瘤内无明显造影剂滞留。


动脉瘤形态不同,近期效果不同

对于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的颅内动脉瘤,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近期效果有所不同。

CASE 2:两个相邻部位的动脉瘤

6.jpg

两个相邻部位的动脉瘤,床突上段大动脉瘤和眼动脉窝小动脉瘤。

7.jpg

选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支架及微导管到位。

8.jpg

支架释放后即刻显示大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

9.jpg

填充弹簧圈后,术后即刻显示大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情况良好。

10.jpg

术后一个半月复查DSA可见大动脉瘤仅瘤颈处少量造影剂滞留,但小动脉瘤的效果如何还需要长期随访结果证实。


规范双抗很重要

规范化的双抗治疗对减少远期的再狭窄率和血管闭塞至关重要。

CASE 3: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11.jpg

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12.jpg

弹簧圈栓塞+Tubridge®支架治疗。

13.jpg

术后即刻支架贴壁较好。

14.jpg

患者未遵医嘱接受规范双抗治疗,半年后随访无症状,复查DSA可见支架内再狭窄。

15.jpg

半年后复查与术后即刻比较。

16.jpg

接受规范化双抗治疗10个月后再次复查可见支架内再狭窄程度明显减轻。


总结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使用镍钛合金作为骨架,支架打开容易,推拉适度,通过术者使用Vaso CT可以明确支架贴壁性,避免远期血栓栓塞及支架内再狭窄。根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应用体会,我们可以发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对于巨大动脉瘤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微小动脉的效果尚需长期随访证实。此外,对于使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的患者而言,术后接受规范的双抗治疗对于避免支架内再狭窄和血管栓塞有重要意义。

阅读数: 500